Search

From 古硯偉:(全文請看留言)

這個議題已經好一陣子,甚至被其他場外爛事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From 古硯偉:(全文請看留言)

這個議題已經好一陣子,甚至被其他場外爛事洗掉了,上上週看到拋出這議題的當下,其實有在臉書上提出一些批評,但想想不夠完整,就關掉了。

這篇嚴格來說比較像是上周Podcast的講稿,這是我第一次錄Podcast做了這麼多準備,光是摘要重點就超過兩千字,但當天仍有講得不夠盡善盡美之處,所以現在花了點時間整理成文字。

為什麼需要整理成文,因為不僅僅是球迷,連不少媒體都抱著薪資公開無妨的觀點,讀完這篇會不會有幫助我不知道,但如果理解為什麼是倒果為因,我想會比較容易吸收一點。

如果要說重點,這幾年讀過劉仲敬的著作,對於華人圈無法內化進而產出文明有很強烈體認,同樣的,職業運動亦同。

能不能走出自己制度,就是能不能內化好的經驗,只懂照抄,那和清末中體西用,用武狀元帶兵想對抗船堅炮利沒什麼兩樣,但很可惜的是,一百多年後,我們發現台灣價值觀還是和中體西用差不多,這是很難過的。

從去年到現在,看到很多人支持台灣職籃(這就不單指哪個聯盟)要薪資透明,我是覺得很匪夷所思,但後來想想,這是一個台灣只看NBA和MLB的後遺症,我們以為和世界很近,其實很遠,遠到連身邊國家發生什麼狀況都不知道,想要一步登天,結果也不好好思考別人怎麼走得這麼遠。

西方工業革命後,緊接而來的是啟蒙運動,那是整個世代的思想革新,清朝選擇關鍵18和19世紀鎖國,最後被打穿國門,結果回到台灣輪到自己動手的時候,不過百年前的經驗,好像價值就只是歷史課本上的課文而已。

我曾說過,台灣要做職籃,有兩個職業聯盟不必學,一個是NBA,另一個是CBA,因為一個是社會主義的理想型,另一個是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奴隸主義,前者全世界沒人學得來,後者全世界都不該學。

但NBA不該學的是妄想讓聯盟均富,該學的是他們走向制度化,要經營一個成功聯盟,最重要的是制度,制度,還是制度。

如何制定因地制宜的制度,不是拿制度做公關,不是拿制度當皇后貞操,不是讓制度介於有跟沒有之間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如何走下去呢?我看過現在全世界成功的國家,不覺得哪個國家經驗可以抄功課照抄,你連小學抄算數都知道不能只抄答案,現在比申論題還難的職業運動建立,怎麼會覺得用抄能夠抄到幾分?

去年說過,職業聯盟最重要的不是行銷,而是聯盟想建立並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,如果想把職業運動不是如蛋塔那樣瞬間崩塌,比起薪資要不要公開這種假議題,還不如從頭開始,好好思考怎麼把台灣建立屬於職業運動的文化,這才是思考職業運動的第一步。

最後,為什麼選擇這張寫著1957年的照片當封面,因為這是NBA球員工會第一次實質爭取到勞方權益,花了三年,每天七美元的食宿津貼。

如果想要薪資透明,這是職業運動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,我覺得很重要,所以放在最前面,那,支持沒有經過正當程序而薪資公開的人,能理解這一層嗎?


Tags:

About author
我是卡爾, 卡爾是超人的名字, 從KaLEL Justin TV開始, 到油水世界多, 再回來告訴大家, 我回來了。
運動/ 棒球 籃球 賽車 娛樂/ 音樂 電影 話題/ 社會百態
View all posts